8月3日,省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编委会办公室发布工作简报,对我市相关工作给予高度认可和评价。编撰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贵州卷)》(以下简称《图谱》)是民族工作和文物工作的一件大事,对于加强各民族文物保护利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我市在此项工作上主要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及时学习贯彻。在7月20日省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编委会组织召开工作培训会后,我市第一时间组织各市(特区、区)民宗、文化部门传达贯彻会议精神,要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摸清家底,掌握情况,让六盘水有特色、有价值的文物进入《图谱》,绽放光彩。二是加强组织保障。针对我市文物筛查工作实际,第一时间启动《图谱》编纂出版工作,迅速成立《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贵州卷)》六盘水编篡工作专班,民宗、文化等有关部门协调负责,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等单位积极配合,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三是积极主动作为。认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扎实开展文物筛查工作,严格按照文物入编标准,明确专人负责主抓,及时从普查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物。截至目前,已完成前期文物初步摸底筛选20余件。
省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编委会办公室认为“六盘水市民宗委、市文旅局牢固树立全局意识,突出政治导向,积极主动作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图谱》编纂出版工作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启动《图谱》编纂出版工作,成立《图谱》编纂出版工作专班,认真组织全市(特区、区)民宗、文旅部门开展文物筛查工作,抓紧抓实前期文物甄选等工作,及时报送工作推进情况,为做好全省《图谱》编纂出版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