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在中共六盘水市委统战部的组织下,几个年轻人佩戴好安全帽,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进位于六盘水高新区一个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生产车间,他们一边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一边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车间周围相对陌生的环境。
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叫肖瑞,她就是贵州百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今天参观的车间为贵州水钢同鑫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异地扩建项目—贵州水钢科技金属材料,系她2020年与贵州水钢同鑫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项目。
肖瑞介绍,她1990年6月生于湖南省韶山市,2009年高中毕业后,前往马来西亚精英大学留学,2013年毕业选择回国发展,开始从基层发货员做起,后担任湘潭宝马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创立了湘潭百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承接了部分宝马金属的业务。2019年,公司经过多方考察和了解,决定在六盘水投资。
这个行业“前景好”
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下,近年来,云贵两省对电线杆需求量激增,考虑到市场拓展、地理优势及运输成本等因素,肖瑞通过六盘水高新区招商引资政策,于2019年2月20日在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建厂,将生产基地前移,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贵州百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主营产品为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钢丝,月产量达到5000吨,运输成本减少300—400元每吨。公司2020年完成了近7000万元的销售额,纳税近40万元。
这个女孩“不简单”
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因素影响,建筑、钢材等传统行业不断面临转型升级改造的强大压力,不少企业经营持续亏损。在这种大背景下,肖瑞敏锐地洞察市场行情,抓住了市场规律和需求,果断将湖南省湘潭百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发展产品多样性,满足不同类别的客户需求。2018年,肖瑞带领企业不断创新,获得湘潭县及湘潭市《企业技术升级创新奖》。产品覆盖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近10个省份,客户突破200家,并在2017年突破了零出口的纪录,将产品销往缅甸、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力求将“小钢丝”做成大产业。
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肖瑞也不断开拓个人视野和管理能力。2015年以来,她先后参加了归国留学人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进修班、受政府安排赴德国参加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修班学习等,学习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她常说:“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年轻人要学会取长补短,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
这个团队“很年轻”
据肖瑞介绍,作为一名“90”后,她十分注重与年轻人交流,2016年成立湘潭百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她就把眼光对准了敢拼敢闯的年轻人,公司主干力量大多为“85”后。在她的带领下,实体行业与年轻人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思想达到了高度的契合,给传统行业的客户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公司成立以来,在外部经济环境持续走低及无任何贷款的情况下,公司生产经营仍然实现逆转,产量及销售额依然稳步上升,稳中求进、质量取胜,市场份额已跃居为湖南省行业第二位。经过一系列改革,公司实现了进销存电子化和日常管理电子化。
这个组织“有温暖”
2020年12月17日,贵州留学人员联谊会(贵州欧美同学会)六盘水分会成立大会在六盘水市钟山区召开,肖瑞成功当选为副会长。在这次参观交流中,她坦言:加入贵州留学人员联谊会(贵州欧美同学会)让自己倍感荣幸和温暖,自己到六盘水投资建厂时就有六盘水市侨联的热心帮助,让企业落地六盘水不再陌生,现在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六盘水生活。2020年,市委统战部联合市委组织部共同打造了“知心”学堂,有机会让大家坐在一起交友联谊、分享经历、交流感情、碰撞思想,这样的方式很好。
肖瑞说,自己作为一个女孩,虽然干的是传统行业,有时也会遭受到一些偏见。但是她认为,传统行业不丢人,它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符合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誓言要坚持科技创新理念,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瓶颈和关键技术壁垒,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坚守爱国底色,立足“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和开展民间外交生力军”的职能定位,展现新时代留学人员不一样的风采!
借助六盘水打造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东风,肖瑞对未来充满希望,目前正在紧张有序准备即将到来的全市项目建设观摩会。她说:自己作为一个“湘妹子”,也是广大归国留学人员中的一员,从事的不是“机器人”等高端科技行业,说不上高大上,但是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传统行业向“高”、“精”、“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不同领域的需求,也是自己作为年轻人应该思考的事情,只要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永不言败”的精气神,相信未来一定能够在凉都六盘水创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为建设幸福六盘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贡献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