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六盘水市认真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立足“五个聚焦”组织20名台胞开展“我邀台胞看贵州”参访交流活动,共话两岸同胞亲情,向台湾同胞展现多彩贵州书写“千年之变”的基因密码和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切实拉近了两岸同胞“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聚焦爱国主题,增强两岸认同。活动中,参访团走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在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中,参访团成员仔细地打量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老物件,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六盘水这座年轻工业城市的历史变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参访团每一名成员。在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参加活动的台胞认真听取有关介绍,了解场馆建设和接待情况,观看红军长征图片展藏,增强了两岸认同感。

聚焦非遗传承,守护精神家园。来到黔东南州丹寨县万达小镇,参访团的目光迅速聚焦到黔山古法造纸门店,饶有兴致地向门店负责人了解古法手工造纸及纸工艺品开发的情况。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交流时,参访团来到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走进贵州非遗花茂土陶第四代传承人母先才经营的母氏陶艺馆,实地观摩陶艺师傅们高超的制陶手艺,感受陶韵悠然的田园生活。在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学院党委委员、校长助理龙度勋向参访团详细介绍了学院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采取的主要做法,赢得了参访团的一致好评。参访团认为,贵州各地非常重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成效十分明显,守护了共同精神家园。
聚焦乡村振兴,寻找乡愁味道。通过播州区花茂村、丹寨县万达小镇、惠水县好花红村等具有乡土气息的美丽乡村建设点的参访,两岸同胞共同探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同唱《川妹子》《祝福妈妈》以及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纷纷赞同乡村建设中融入“留住乡愁”的理念,“文化+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做法,全方位感受了贵州浓郁的风土人情,深切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内涵。

聚焦交流互动,增进两岸认同。来自六盘水市、遵义市、黔西南州和省外有关台商和台籍师生代表,在贵阳、遵义、六盘水、黔南、黔东南等市州的每一处参访点,都与当地台办和群众广泛交流。在惠水县海峡两岸一家亲基地和贵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贵阳孔学堂,深度了解贵州与台湾依托基地开展少数民族和民俗民间文化交流情况。在台湾知名企业家王雪红女士捐资创办公益大学——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参访团认真聆听盲人音乐学院学生演奏精彩节目,合影留念,进一步增强了两岸同胞的认同感。

聚焦经贸合作,促进融合发展。在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参访团通过听介绍、看展板等方式,深入了解各类大数据企业入驻和发展情况,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与小镇相关企业开展合作的主要做法深深吸引了参访团成员,他们认为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将学校研究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够实现学校和企业共赢目标。结合2022黔台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推进年任务落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向台胞台商推送惠企政策摘编和重点招商项目册,宣传贵州省和六盘水市“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台胞台商认为贵州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和投资的地方,表达了合作意愿。